【顶级基金经理访谈录】汉和资本罗晓春:大概率+非对称!一位超长期价值投资者的方法论自述

摘要:汉和资本创始人罗晓春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未来A股只有好公司与坏公司的划分,价值才是市场区分度的标尺。当前大票小票的市场分歧并非本质,市场只是通过大小票风格转换完成对价值的修订。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作者孙建楠,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wallstreetcn.com,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话题背景
去年年中,北京一家成立不到五年的私募机构开始发行封闭期三年的产品,且不收任何固定管理费。

私募圈里,半年期和一年期的基金产品占绝大多数,这家10亿元规模的私募为何“剑走偏锋”?

作为华尔街见闻抢鲜推出的“中国顶级基金经理访谈录”,我们邀请到了汉和资本创始人罗晓春,为广大投资者讲述独特的投资方法论。

人物介绍
罗晓春,汉和资本创始人、总经理、投资总监,清华大学学士和上海交通大学硕士。

曾先后担任中金公司的机械行业及中小盘首席分析师,招商证券计算机行业分析师,并曾获“新财富最佳行业分析师”等荣誉。

此前在罗晓春的带领下,中金机械行业、中小盘及招商计算机研究团队在资本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机械行业下分18个子行业,计算机行业下分3个子行业,而中小盘更是涵盖大多数行业类别,他熟悉种类繁多且跨度非常大的行业。

2013年1月,创立了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并负责公司整体经营。

——————————

私募圈里,锁定期半年和一年的基金产品占绝大多数,敢于发行三年期产品的私募屈指可数。

北京一家成立不到五年的私募机构——汉和资本从去年开始发行封闭期三年的产品,且不收任何固定管理费,管理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背后究竟有何底气?

近日,这家极为低调的私募掌门人罗晓春接受了华尔街见闻的独家对话。

谈及为何“剑走偏锋”——设置三年封闭期产品的原因,罗晓春向华尔街见闻总结道:“超长期投资价值理念,叠加大概率+非对称的方法论。”

他进一步指出,汉和资本坚持主观多头的同策略,最初发行的产品是一年封闭期,去年6月起所有新产品都是三年锁定期,且成立以来不向资金委托人收取固定管理费。“只有我们给客人赚到钱,才会从后端收费,这是汉和的价值观。”

做超长期价值投资者
笔者与罗晓春交流之时,A股市场正跟随着全球股市经历一场暴跌潮,开年以来“春季躁动”的涨幅在短短数日被抹去。

罗晓春在交流过程中多次提到“超长期价值投资者”。

“客户的资金放在管理人手中三个月还是三年,结果会有明显区别,这是由权益类产品的特点决定的。股票市场中持股周期越长,收益率相对较高。”

他进一步解释,如果将美股的时间周期拉长到30-50年,权益资产的特征就是高收益和高波动性。高波动性并非高风险,波动本身能够熬过去,且不会使购买力产生根本性变化,更多是暂时性影响。

通过交流,笔者感受到罗晓春对投资者的要求甚是“苛刻”——有耐心、坚持长期价值投资。

实际上,A股较长的持股周期获得相对高收益是有例证的。比如,据WIND数据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A股涨幅最高的上市公司10年间股价累计上涨198倍、年化收益率高达59.84%。然而,这个标的在10年间有三个年度收益为负,并曾出现6次超过20%的回撤。

“汉和一期产品成立时配置了一只重仓股,一直拿到现在,持有时间已达四年半!”

独特方法论:大概率+非对称!
作为超长期价值投资者,汉和采取用什么选股方法论呢?

罗晓春称,“大概率+非对称!”

据介绍,汉和资本研究部门全面覆盖申银万国28个子行业,没有任何行业偏好。坚持高确定性和低风险原则,寻找“上涨概率非常大,而下跌概率非常小”的投资标的。

他继续说道,“持股时间要足够长,即使有一两只股票判断失误,时间拉长后投资组合的胜率依然很高!所以,我们只关注中长期走势,而非短期波动。”

所谓大概率,他补充说,“就是在选股时,当我们判断正确的时候,投资标的将大概率上涨并且涨幅巨大,我们内部标准是90%以上的概率三年至少上涨一倍;而非对称指的就是,当我们判断失误或者黑天鹅事件事件发生时,投资标的下跌的概率很小并且跌幅有限。我们内部标准是小于10%的概率跌幅不超过20%。”

举例而言,大概率和非对称的方法论可表述为,某30倍市盈率的上市公司,对其基本面研究后预期市盈率可涨至60倍,且每年会有25%的业绩增速,未来三年股价会有200%-300%涨幅;一旦市场发生异常波动,该公司市盈率下限为25倍,即使无盈利,最大回撤在20%。若考虑20%的潜在业绩增长,3年后的该公司股价仍会有近60%的涨幅。

据了解,汉和一期出色地完成了以上方法论的实践,运行满三年时该产品的费前净值翻了一倍。

“价值规律才是本质!”
A股经历2017年蓝筹白马股行情后,市场调性发生了深刻改变。对于中长期市场走势,罗晓春尖锐地指出,A股逻辑的认知框架已发生改变,板块概念迅速弱化,板块之间大起大落的情景将不存在,估值体系也会由粗放转向细化。

访谈至此,罗晓春为何多次强调“汉和的投研没有行业偏好”,就不难理解了。

“未来只有好公司与坏公司的划分,价值才是市场区分度的标尺。市场所谓大票小票分歧并非本质,市场只是通过大小票风格转换完成对价值的修订。”

他给笔者透露,汉和资本内部做过一个简单的量化选股,其中发现2015年之前最有效的选股指标是市值,即市值越小的公司涨幅则越大;2015年之后,最有效的选股指标仍是市值,“规律”却变成市值越大(特别是3000亿以上),股价涨幅越大,反之亦然。

“这看起来像盲人摸象,背后是大小市值的因素吗?当然不是,价值规律才是本质!”

汉和资本2013年成立之时,仅有十余位客户和5000万的规模,四年半之后的现在已发展为10亿元管理规模和上百位客户。

但汉和资本与罗晓春均极其低调,但规模增长和业绩可谓迅猛,这与汉和严密的投研体系紧密相关。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一方面,汉和坚持自己培养研究员,团队成员十分年轻,全部都是一线名校教育背景,很多是在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评级机构等金融机构有相对较短从业经历,进入汉和后重新培养。保证了投研团队对公司整体投资理念和方法论的深刻理解和严格执行。


另一方面,汉和还建立了一系列极为严谨周密的投研组织架构和制度。包括晨会制度,研究员每晚及次日梳理重要的公告和新闻,分析对持仓股产生的影响;研报采选制度,帮助研究员根据最新的研报和券商评级,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公司调研制度,研究员选择性地对投资标的现场调研,并有严格的复盘制度和双周报制度等等。

独特的价值观、超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大概率+非对称、加上严密的投研组织配合自主培养的研究员,使得汉和可以在完善的投研系统之下,兼顾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保证了公司长期优异投资业绩的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正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罗晓春如此总结。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