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7月14日消息(记者 常迪)近日,由深圳宝安区工商联(总商会)航空业专委会、深圳市航空业协会联合发起的全球无人机出海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为企业提供从市场洞察到品牌推广的全流程支持,助力“中国智造”向“全球品牌”跨越。在全球经济浪潮奔涌向前之际,深圳这座改革创新之城正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
去年10月,高士中国集团迎来在深建厂20周年的重要日子,如今,深圳已成为高士中国业务的核心所在,也是全球业务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法国达索系统计划在深圳创建“新质生产力赋能平台”,并设立一家外商独资企业;通用电气医疗与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深圳建设国际一流的医疗器械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去年,深圳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全国第一”,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增长21.7%,数量位居全国各城市第一。
为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近年来深圳对标RCEP、CPTPP、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已在货物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自由便利、便利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健康发展等方面形成了27项制度型开放典型案例。同时,大力推进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建设,入驻和签约金融机构已达411家,其中港资80家、外资18家。
今年3月,2025年深圳市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展现了深圳全力为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最优营商环境的态度和决心。4月18日,2025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发布,从支持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市场、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扩大重点商品进口规模、增强企业综合服务保障机制等10个方面,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稳订单拓市场。
护航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为助推更多的深圳企业走向广阔的国际舞台,让世界看见深圳企业,感受“深圳质量”“深圳速度”,近年来深圳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搭建优质交流平台,护航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在第六届“深圳企业家日”来临之际,深圳市工商联联合相关部门、商协会及各专业机构,收集汇总211条各类机构(企业)服务信息,涉及法律服务、知识产权、财税保险、物流服务、人力资源等服务类型,护航企业“出海”。
第六届深圳企业家日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深圳市工商联供图)
在基层 ,福田区“云招聘”直播间里,100余个海外岗位吸引超2万人次“云端赶集”;罗湖区“出海沙龙”活动传来企业家实战经验的热烈讨论;龙华区“湾区引擎 中欧机遇”活动现场,中德企业家频频碰撞出合作火花……2024年,深圳全市各区及相关部门举办近200场助力民营企业出海供需对接活动,助力“深圳智造”在全球市场大胆“闯世界”。
一些细分领域行业的企业出海护航举措也不断推出。《关于服务工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引导工业企业有序开展国际化布局;建成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平台,为全市企业提供数据跨境咨询服务;编制出台相关文件,为企业机构提供政策指导;定期发布境外投资合作业务、风险防范、国别(地区)投资指南等关键政策信息,让企业第一时间掌握海外市场动态;在“深i企”建设出海服务专区,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助力企业出海……前海合作区更是推出了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企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前海出海e站通”,吸引180家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拓展企业出海综合促进功能。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1.4万家、总浏览量达41万人次,成为出海服务网站中点击率较高的网站之一。
建设高效畅通的国际贸易枢纽
不仅护航企业“走出去”,深圳还通过建设高效畅通的国际贸易枢纽,便利深圳产品“走出去”,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
在深圳海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开通智能申报功能,实现报关单自动批量申报,智能申报量在全国试点直属海关中排名第一。同时,进一步扩大“海空港畅流计划”通关试点规模,以危化、冷链、生鲜等货物为切入口,实施“空港智慧物流改革”项目,完善海空港配套系统及卡口设施,实现进口货物“前置理货、智能分流、顺势监管”。
深圳的国际航线网络也愈发频密,深圳机场新开名古屋、维也纳、布达佩斯等10条国际客运航线,新开古晋、阿布扎比、达卡等4条国际货运航线。跨境电商阳光化试点不断推进,发布阳光化企业名单,推动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出口退税便利化水平。此外,还制定了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程序规定。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4.5万亿元,规模近十年首次跃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出口2.81万亿元,实现内地城市32连冠。
据透露,接下来,深圳将进一步深化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能化变革,推进海关商品编码智能转换、分类及贸易合规等功能迭代升级,同时在通关政策解读、税费计算辅助、国际经贸规则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智能化咨询服务,提升企业跨境贸易服务水平。